2020年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规模分析预测

首页    知识论坛    检验检测文章    2020年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规模分析预测

2020年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规模分析预测[]

20200217 13:10:32

一、重新认识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1、检验检测行业的隐形战场分析

      检测行业是指检测机构接受用户的委托,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及专业技术对某种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从而评定该种产品是否达到政府、行业和用户要求的质量、安全、性能及法规等方面的标准。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颁布,我国开始放开外资和民营检验检测业务。2018年,我国商检法再次修正,将“商检机构”修改为“认证机构”,“国家商检部门”修改为“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

检验检测行业作为社会发展催生的新兴服务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基于全社会对使用产品的质量、对生活健康水平、对生产生活的安全性、对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检验检测行业随之兴起并快速发展起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化工、机械、食品、纺织等工业整体规模扩大,产能和产量得到了迅速扩大,随着我国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各行业对检验检测的需求扩大,带动了我国检验检验检测市场规模的扩大。

     关于如何看待检验检测行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是分析与判断检验检测行业增长逻辑的重要背景、重要基础,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检验检测行业属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社会层面必须要大力建设的行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 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提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概念,将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认证认可、检验检 测为主要内容)并称为国家质量基础的三大支柱,这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链条,是助力企业研发,促进产 业升级的重要行业,同时高标准、高技术的检验检测行业亦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检验检测是企业研发的重要支撑与环节,其检测结果是企业下一步研发的重要依据,因此检验检测行业是企业 提高研发效率、促进整个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另一方面,对某项指标的检测能力越强,在国际贸易中 的话语权就越大,因此可以认为,无论对国家内部、还是国际关系而言,检验检测行业都是必争之地。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可以分为计量、标准化与合格评定三大部分。计量,属于国家的度量衡,是数据与仪 器准不准的标尺,国之重器,重中之重;标准化,是指质量标准体系,提供每一项指标的标准,可以分为国际 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等不同层次;合格评定(分为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可以认为是 行标准的过程,以上三个方面,互相支撑,搭建起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基础框架,本文所分析的检验检测属于 合格评定的中的部分。 检验检测是合格评定环节的组成部分,是践行标准的重要环节。合格评定主要包括检测、检验、认证、 认可四种类型,四种类型各不相同,根据国家相关网站:检测,是“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一个或多个特性的活动”,依据技术标准和规范,使用仪器设备,进行评价的活动,其评价结果为测试数据;检验,是“审查 产品设计、产品、过程或安装并确定其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根据专业判断确定其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的活 动”,是依靠人的经验和知识,利用测试数据或者其他评价信息,作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判定活动;认证,是 “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是指由具备第三方性质的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 系、人员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合格评定活动;认可,是“正式表明合格评定机构具备实施特定合格评定 工作的能力的第三方证明”,是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验机构、实验室的技术能力予以证明的合格评定活 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首先,从结果上分,检测只提供一种实验数据,不进行评判,而认证、检验与 认可都是根据数据进行一种“合格与否的”评判,通常所提到的检验检测多是指提供一种数据,不进行评 判;其次,从对象上分,检验检测和认证的对象是产品、服务和企业组织(直接面向市场);而认可的对象是从 事检验检测和认证的机构(间接面向市场)。

       以新产品或某工厂为例,说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重要作用。首先,新产品 A 要想上市销售,要获得对应 的质量“认证”,分不同的产品种类,有些认证是必须要有的,属于强制性认证,有些认证不是上市销售必须要 有的,则属于非强制性认证的自愿认证;然后,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认证机构提出认证规范,最重要的是提 供一系列的指标,这些指标达标才可以获得认证,这些指标就是一些列的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 然后,将产品样品送至实验室,检测不同的指标,这些实验室根据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将检测数据反馈给认证 机构;其次,认证机构将检测数据与标准进行比对,如合格,则颁发相关认证。 在以上环节中,检测实验室承担了基础、最重要的检测工作,如需检测数据有效,则必须通过 CMA 认证、自愿进行 CNAS 认可。在以上整个过程中,实验室在整个过程中提供最重要、基础的实验数据,之后 的认证工作都是基于此数据,因此实验室的数据至关重要,我国对实验室亦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简单说, 可以认为,向社会提供实验数据的机构,必须通过中国的 CMA 认证,这 CMA 认证只在国内有效;实验室自愿 可以申请 CNAS 认可,CNAS 认可与国外的实验室认可制度互认。

      2、检验检测行业历史沿革,市场分割:中国特有国情

     第三方检测行业涉及中国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中国又具有其特殊国情,因此,详细分析与研究 国内质量管理体系市场的变革,是理解检验检测行业。

    发展前景的重要背景与基础。 
img1

     中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发展与中国的制造业体系类似,大致经历了国内体系建设与国内体系开放的两个 大的历史过程,如下图表详细介绍了中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历程,智咨询师认为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认识中国检 验检测行业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在开放之前,国内基本上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控体系。如下图,中国的检验 检测行业的发展过程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1990检验检测工作的初步发展和认证工作试点, 在这个阶段国内逐步形成了 CCEE(针对国内市场)、CCIB(针对国外市场)两套认证系统(如上文所论述,认 证体系的建立意味着中国有了完整的计量、基准与合格评定体系,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开始具备了完整体系的检 测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基本上是国有性质,此时为开放行商业检测);第二阶段是 1991-2000 认可工作的起步和 检测认证工作的全面推行,这个阶段是中国质量体系的完善期;第三阶段是 2001-2014 形成统一的检验检测认 证认可制度,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将中国的体系与国外对接,期间 2001-2005 年民营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保护发展 期《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规定,由商检机构实施检验检测,国内民营企业开始涉足检测行业, 2006-2014 年,各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放开发展期,中国遵循 WTO 承诺,允许外资进入;

      另一方面,我国依据强大的国有体系,在部分检测领域保持了较高的市占率。从检测与校准领域;从另 一个角度看中国认证体系的变化 ,可以认为,在统一管理前,质量监督局负责管理计量校准(实验室仪器的校 准)与质检(可以认为是检测),检验检疫由海关管理,主要是负责检查进口产品,之后校准、质检、检验检疫进行了统一管理,就主要分为校准与检测,中国进入 WTO 前后,将检测领域进行了开放,允许商业机构进入检测领域,但是在校准领域并未允许商业机构进入;从强制性与非强制性检测领域角度,由于之前国家具有完的检测体系,这些机构主要集中在强制检测领域,在该领域,国有机构占据绝对份额,在非强制检测领域, 才是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主要目标市场。政府强制性检测市场主要包括各部委的质检、商检、环保、卫生等 各种认证要求的强制性认证和各级政府的各种认证要求的强制性认证,其中政府强制性检测市场的市场份额大 概为 55%,非强制性检测的市场份额大概为 45%;从内销产品与外销产品领域,内销产品相关检测市场占比 约 60%,外销产品相关检测市场占比 40%,其中,在内销产品的相关市场中,强制性检测较多,国有企业。

    强制检测领域市场份额 
img2

    内销产品检测市场占比高
img3

不同领域不同企业的市占率差别较大

中国认证体系的发展与标准体系决定了中国检测行业以小微企业为主。2018 年中国检验检测机 构接近4万家,其中10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的数量占比超过90%,中国检测检测行业分散,同时存在众多小微 机构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中国的制造业发展阶段与国家标准体系,中国的制造业总量正在处于快速发展 阶段,但是整体的质量并不高,因此,我国的标准体系必须按照中国的国情设计,因此决定了标准体系的要求并不高,正是由于国家标准体系要求不高,因此对实验室的要求不高,造成了中国检测行业小微企业众多的局面。

    中国检验检测机构以小微企业为主 
img4

    3、检验检测行业行业特性分析

    智咨询师认为检验检测行业是朝阳行业,且其没有衰退期,主要是基于如下几方面考虑:①检测行业是生产服务性行业;②中国制造业在逐步升级;③强制性检测行业的放开。

    2018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机构数量达到39472家,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4.28亿份,较2017年提高了13.83%,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810.5亿元,同比增长18.21%。

    2018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机构数量达到39472家,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4.28亿份,较2017年提高了13.83%,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810.5亿元,同比增长18.21%。

    2013-2018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走势

img5

   检验检测行业之所以在很大体量上保持较高增速,智咨询师认为其行业特性:生产服务性行业,是主要原因。

一方面,检验检测贯穿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如上文分析,检测可以分为强制性检测和非强制性检测,其中政府 强制性检测市场主要包括各部委的质检、商检、环保、卫生等各种认证要求的强制性认证和各级政府的各种认 证要求的强制性认证,其中无论是质检、商检、环保还是卫生等其,都是围绕企业的产品进行;就非强制性检 测而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投入大量的研发投入,而每一步的研发都会基于前一步的研发结果进行,而 前一步研发结果一方面需要公司内部实验室的检测,同时更需要外部权威实验室数据的对比;

二方面,随着企业产品升级、新产品、新行业的出现,检测服务的需求能够随着产业升级保持较高增速,如下表所示,2018 年 新兴领域的检测服务收入为 457 亿元,同比增加 20.45%(全行业增速为 18%),增速提升 3.36pct,而传统领域 的营收增速为 9.08%低于行业增速,但是依然保持增长。由此以上分析,智咨询师认为即使在传统领域检测行业依 然能够保持增长,且新兴领域不断出现,其生产服务性显著,智咨询师认为检测行业与制造业关系如下下图所示, 其将伴随制造业升级而快速增长,到成熟稳定期,其产能依然能够稳定。

      同时,考虑中国目前正处于制造业升级阶段,且强制性检测领域不断放开的趋势明显,个行业增速可期,为朝阳行业。

    新兴领域增速较高
img6

    检测行业成长周期

img7

     2018年我国检验检测新兴领域(包括电子电器、机械(含汽车)、材料测试、医学、电力能源和软件及信息化)共实现收入457.07亿元,同比增长20.45%,增幅较上年提高3.36个百分点,在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为16.26%,较2017年上升0.3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传统领域(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境与环保(不包括环境监测)、食品、机动车检验、农产品林业渔业牧业)2018年营收增速为9.08%,增速较上年减少2.55个百分点。传统领域在行业总收入的比重由2016年的47.09%下降到2018年的42.13%。

    2018年中国检验检测传统领域、新兴领域对比
img8

       二、检验检测行业未来发展规模将超过5400亿元

       经济发展新常态给检验检测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亟待解决,使得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借助检验检测手段,可以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和辐射,给产业发展带来技术外溢效应,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从而为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科学的制度安排。检验检测服务业切合这一时代背景需要,能够为诸多有转型升级需要的企业提供研发阶段的检测服务,助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国家发布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营业总收入预期要保持9.2%的增长速度,到“十三五”末要达到3000亿元,高于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未来几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规模将稳步提高,及至2024年突破5400亿元。

    2019-2024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img9

2021年7月31日 11:10
浏览量:0
收藏